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华彩文化讲堂 >>第 五 期:刘雪枫 王岳龙 >> 刘雪枫 王岳龙:贝多芬的自然观与《田园交响曲》
详细内容

刘雪枫 王岳龙:贝多芬的自然观与《田园交响曲》

10月31日,华彩文化讲堂举行第五期讲座开讲,主题为“贝多芬的自然观与《田园交响曲》”,著名音乐评论家、文化学者刘雪枫和北京大学校友爱乐俱乐部创始会长兼秘书长王岳龙主讲。

 图片5.png

本期讲座由贵州华彩文化中心、多彩贵州网文创传播中心、跨界影像艺术馆与廖昊月音乐工作室“羿之光”室内乐团联合主办。

在这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之际,刘雪枫以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为切入点,讲解贝多芬与他的自然观念。“《田园交响曲》是真正具有强大治愈力量的音乐作品。”刘雪枫说道。

“贝多芬一生经历了失聪等苦难,对一名音乐家来说,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在贝多芬的很多钢琴奏鸣曲中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一种重新焕发的勃勃生机,治愈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对大自然的膜拜和崇拜。这种对大自然的理解与感受,在贝多芬音乐中的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第六交响曲田园中。”

“《田园交响曲》具有最强大的治愈性。”刘雪枫表示:“这部作品是上天献给人类一个伟大的馈赠,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

在刘雪枫对田园交响曲的宏观背景介绍之后,王岳龙上台讲解交响曲的细节,带领听众深入贝多芬的音乐世界。

1637729312786247.png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的音乐描述中,情感表达多于场景描绘。不同于一般交响曲的4个乐章,第6交响曲有5个乐章。贝多芬第一次突破古典交响曲传统,并为每一个乐章下都写了标题:初到乡村唤起愉快的心境、溪边景色、村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后愉快的感恩心情。”王岳龙说。

王岳龙深入讲解了音乐的细节,从声部变换到主题的重复,再到乐器使用上的创新与技巧,以及贝多芬对于停顿的使用。“贝多芬体现出对宗教、对自然的感悟都流露在音乐里面,感恩的情感在乐曲中和谐表露了出来。”

“古典音乐带给人的思考比较多一点,每一个人对乐章有不同的理解,会激发你奋进,在困难的时候有勇气。音乐对人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的音乐可以伴随你终生,我相信古典音乐一定是有教化作用的。”王岳龙在总结中说道。

据了解,华彩文化讲堂是由多彩贵州网和华彩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参与本土文化构建、助推多元文化交流,打造公益分享平台,共享思想碰撞魅力,促进观山湖区、贵阳市、贵州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发展、繁荣。今后,将继续邀请省内外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技术支持: 都匀市支点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