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平:阳明心学对当代人的价值和启示“从龙场悟道到‘知行合一’,在贵州讲王阳明倍感亲切。”7月14日,由多彩贵州网和华彩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华彩文化讲堂第二期在贵阳开讲,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董平教授以《阳明心学对当代人的价值和启示》为题,解读阳明心学的基本理念与对当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杰出的哲学思想及其军事、政治才能,是在其生活中历练而形成的,是经历了许多波折困顿后的领悟与积累。”讲堂现场,董平教授从王阳明思想的历史渊源说起,简单地分析了朱熹、王阳明学术之同异,并结合王阳明的生活经历,介绍了“阳明心学”的形成与理论。 “阳明心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道家为重要辅佐,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集大成的思想体系。”董平教授认为,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大致由“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构成,“这是阳明心学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质的飞跃。”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的转折点,为他此后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根据与基础,王阳明简短地概括为三个字‘心即理’”董平教授表示,王阳明所说的“心”,也称之为“本心”,“心灵本质原是等同于道的,所以说‘心即理’,‘理’就是‘道’。”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开始宣讲“知行合一”。“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讲的是‘知’、‘行’是同一个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如何体现?董平教授表示,“心即理”是通过行为实践活动而体知的,是“知”,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心即理”体现出来,即是“行”。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本心,而‘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良知’就是讲善恶、讲规矩。”董平教授表示,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阳明心学指导着人们把“良知”充分地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际等,“让自己的言行与内在的精神保持一致,要求我们完成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格。” “现在对阳明心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无论是对日常生活、工作、或是企业发展的启示,阳明心学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讲堂交流环节,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在董平教授的讲解下,进一步增强了对阳明心学认识与了解,能够多角度、多视觉地思考阳明心学对当代生活的价值。 董平教授向华彩文化中心赠送所著图书 据悉,华彩文化讲堂是由多彩贵州网和华彩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参与本土文化构建、助推多元文化交流,打造公益分享平台,共享思想碰撞魅力,促进观山湖区、贵阳市、贵州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发展、繁荣。今后,将陆续邀请省内外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